論述/Discourse

shanghai_room

再批評,再考證,再鉤沉──讀高全之《張愛玲學續篇》

理工科系出身的高全之,早先曾透過文本細讀以及史料分析等方式,推出深獲學界好評的《張愛玲學:批評.考證.鉤沉》(一方出版);如今隨著張愛玲著作的「古物出土」,《張愛玲學續篇》同樣應運而生。
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,張愛玲其人其作向來是現當代文學領域中的熱門議題,高全之雙管齊下──套用白先勇的話,便是「數學邏輯的頭腦,文學藝術的感性」──觀照文本風景的同時,也針對作者生平及其人際網絡進行梳理,雖說別闢蹊徑,無疑也提供另類的讀解視野。

 
 
Summary
The Communist Manifesto

我想,那位馬克思是名文青──讀卡爾.馬克思、斐特烈.恩格斯《共產黨宣言》

《共產黨宣言》就是屬於那種,很多人聽說過卻沒讀過的,世界名著。
在馬克思筆下,共產主義作為一遊蕩於(舊)歐洲大陸的幽靈,原初起源與活動俱隱密未彰,卻成為包括君主、宗教勢力和資產階級在內的傳統勢力亟欲除魅的對象;在批判社會不公的同時,亦不難在字裏行間感覺到彼時馬克斯意圖標舉的理想性,只不過由理論與宣言延伸出來的實踐則往往是激烈的,尤其是透過革命或鬥爭的手段從而使人類社會擺脫壓迫與剝削,實際上就帶有「以暴止暴」的意涵。

 
 
Summary
Mongolia_Shaman-Camp

也是另類的文明禮教吃人──讀克勞德.李維-史陀《我們都是食人族》

最記得讀《憂鬱的熱帶》時,一下子就被李維-史陀的開頭震撼住了:「我討厭旅行,我恨探險家。」為什麼討厭旅行?為什麼恨探險家?人類學者深入蠻貘荒野,動用了皇皇幾冊鉅作去描述古老部族原始的心靈、野性的思維,以及種種儀式背後的單純與繁複……如此靡遺鉅細的田野調查內容,與坊間那些販賣異域風情的觀光化樣板文章,自是不在同個檔次上。
相比之下,《我們都是食人族》在論述方面顯得輕省得多,李維-史陀卻依舊設法綰結學術理論與當代議題,讓兩者在尺寸之幅間相會,促發讀者重審文明與野蠻的分界,也對層出不窮的社會現象(或亂象)提出了建設性的批判。

 
 
Summary
newyork-protest

眾心成城,或者眾口鑠金?──讀愛德華.格雷瑟《城市的勝利》

城市學的專著不可謂少,無論是經典的《肉體與石頭》,或者名聞遐邇的《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》,均各有其見地。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愛德華.格雷瑟(Edward Glaeser)執筆的《城市的勝利》則頗具顛覆性,本書除了籲請讀者停止不切實際的鄉村生活幻想,也列舉實際數據和跨國個案,證成城市如何憑藉匯聚的人才、滂沛的資源以及相應的硬體建制,終於走向勝利之途──當然,回歸當代語境,城市是否真的勝利?又是否能始終保有勝利?則有待持續考察。

 
 
Summar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