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看/Great Movies

nun_and_children

也是怪胎家庭羅曼史──《修女夜難熬》

早先之所以受阿莫多瓦的電影吸引,無關乎題材和情節,而在於其電影中艷麗到不問下文的畫面配色,非常具有西班牙狂歡節式的慶典感──儘管故事走向往往詭秘森冷。後來我比較系統性地研閱導演的作品,發現他更擅常凸顯角色倫理關係中世俗(或庸俗)的一面,尤其是女性和跨性別人物形象的刻劃,既顛覆又有其合理之處,《修女夜難熬》即為一例。

 
 
Summary
kuala_lumpur_mosque

留住一切親愛的──《富都青年》

撰述這篇觀影心得時,電影仍在院線上映,有雷慎閱。
《富都青年》(Abang Adik)雖是王禮霖首度執導演筒的處女作,可是挾帶製片資歷以及曾渡海北漂的移工經驗,讓整部電影充分聚焦其所欲呈露的主題──《富都青年》講述的是發生在馬來西亞首善之都吉隆坡的故事:關於境內的族群流動,隱匿於社會邊緣的低下階層,因缺乏身分證而遭國家社會系統性排除的人……不到兩小時的電影,拍出了阿邦與阿迪面臨的生命困境,也拍出他們的掙扎與奮鬥。「富都」不富,可是居處其間的主人翁有愛傍身,終將在歷經種種磨難後迎來自身的成長。

 
 
Summary
Taitung-Dolphin

生命是最寬容的海──《我的麻吉4個鬼》

電影現正熱映中,本文有些許劇透,慎閱。
《我的麻吉4個鬼》改編自韓國電影《開心鬼上身》,情節基底雖同,可是編導在細節呈現上著意融會了更多臺灣味,從而將發生在主人翁身上的遭遇推擴至普世境地──關於存在與虛無、屬世旅途的陪伴,以及該如何才能與自身的命運和解。
笑中帶淚是本片的底色,演員表現相對清爽,且多有突破(例如宛如人格分裂的曾敬驊、又悍又媚的邵雨薇、擺落偶包的坤達等),而末後的「解謎」過程更是令人眼界大開,如同韋禮安獻唱的主題曲名:一直都在。

 
 
Summary
West_Lake_Cultural_Landscape_of_Hangzhou

「等知道了以後,你就痛苦了。」──《青蛇》

陳玉添教授 (GS. Trần Ngọc Thêm)在《探索越南文化本色》一書裏頭,曾由語源和文化風俗等視角論證「端午」與百越地區的深刻連結──無獨有偶,執導電影《青蛇》的徐克,同樣出生於法屬印度支那的越南西貢(今胡志明市),意即傳統意義上的炎方。敢情是因著地緣影響,以至於他對此類主題特別感興趣?
另方面,由於《白蛇傳》的廣為流播,一般民眾對於端午節和蛇虺蟲蚋、雄黃酒之間的關係並不算陌生,徐克《青蛇》的突破之處在於,編導巧妙地採取第二女主角的觀點張望人間世,並重新詮釋了這則跨越多重邊界的寓言。
時逢一年一度的「惡月惡日」,除了掃除、食糉、掛香包,藉由影視作品來回味端午節,也是不錯的選擇!

 
 
Summary
London-Bridge-and-bar

惡女的反面,還是惡女──《時尚惡女:庫伊拉》

母親節將屆,來談一部和母女關係有關的主題電影。
《時尚惡女:庫伊拉》(Cruella)稱得上是迪士尼近年來最有味道的「翻案電影」,藉由洄溯庫伊拉的童年經歷與生命創傷,意圖為該角色「洗白」,某種程度上也符合「政治正確」一脈走向──電影透過時尚的幻變對比親情的流轉,後者原來同樣危脆、懸疑,不若傳統觀念中建構的天倫那般金剛不壞。只有徹底擺脫桎梏自身內在的「壞母親」,女兒方得以換取成長和蛻變的可能,從而與自身的命運和解……《時尚惡女:庫伊拉》在演述伸展臺上的生死鬥之際,也由反面破立的角度,予以觀眾另類的啟蒙。

 
 
Summary
ROYAL PALACE

床笫間的玫瑰戰爭──《真寵》

《真寵》頗有點英國版「後宮甄嬛傳」的意思,奠基於宮廷正史與宮闈野史,莎拉和艾碧嘉這對表姐妹為了各項利益而合縱連橫,最終目的卻在於取彼而代之、坐享無盡榮華;就連位居帝國高位的安妮女王,亦不過是她們通往權力巔峰的一塊墊腳石(試想艾碧嘉踩踏女王珍視的兔子的舉動,實際就是另類示威)。
從前朝殿堂到後宮床笫,欲望及其不滿(足)無處不在,誰又能知曉身旁躺著的枕邊人,究竟是真心體貼的紅顏知己,還是無惡不歡的血腥瑪莉?都說「三個女人一臺戲」,《真寵》要靠奇情錯愛來演繹,只可憐身是眼前人。

 
 
Summary
Peace_Hotel_band

也是三面夏娃──《于堇:蘭心大劇院》

婁燁執導的《于堇:蘭心大劇院》(Saturday Fiction),上映過程充滿了波折,興許就如同電影中復現的那個風雨飄搖而草木皆兵的年代,從戲裏到戲外,諜對諜的冷肅氛圍降及今日,又何嘗須臾稍歇?
毫無疑問,這部電影主要是看鞏俐──就專業而言,我十分欽佩她在這個流量稱霸的年代,依舊堅持不開設個人工作室、不參與花式副業投資、不成為綜藝節目的帶狀來賓,而全心全意將個人職涯的發展焦點置放於演技的鑽研和突破上──從角色形塑來說,片中的于堇出入虛實、遊走於多重身分邊界,和孤島時期的上海豈不也存在著轉喻關係?

 
 
Summary
balloon-BAR

邂逅或者別離,都是人生的化學反應──《青春愛爆炸》

即將開學了,有些人興高采烈,有些人愁眉苦臉;更有一些人,他們來不及告別漫長的假期,生命就此停頓──同學紛紛自四方返校,課室內的桌椅,卻陡然空出了一席。
布萊恩.杜菲爾德(Brian Duffield)執導的《青春愛爆炸》(Spontaneous),所處理的便是這樣的課題:關於青春期躁鬱,荷爾蒙無端變化卻面臨同樣無端的「自爆」意外;人心惶惶的當刻,不乏政府部門介入調查,多少學者專家跳出來大聲疾籲,卻彷彿只將這群自危的青少年愈推愈遠……此間當然也有明亮而珍貴的片段,例如男女主角的初戀異想,縱使一切如同青春般轉瞬即逝,刻在心底的名字卻也永恆。

 
 
Summary
the_lovers

「重要的是,要有這種對愛情的癖好。」──《情人》

數次前往越南旅行。有一回早晨醒來,驀然發現原來我就住在胡志明市的第五郡,舊稱「堤岸」的華埠區。在五星級酒店享用河粉早餐的同時,想起作家莒哈絲,就是在這個龍蛇溷居之地與「中國北方來的情人」相糾纏──十五歲,來自殖民地的白人少女捱不過熱帶半島的誘惑、失去了童貞,和一名黃種人!
導演尚.賈克.阿諾(Jean-Jacques Annaud)依照莒哈絲小說翻拍的同名電影《情人》,則意圖透過聲光化電的加乘還原彼時的邂逅細節,也觸及殖民地語境,親子間的疏離,人心的貪婪與暴躁,以及終將毀壞的絕望的愛。
或許一切。正如同訪談集《懸而未決的激情》裏,莒哈絲自言對待這份塵封半個多世紀的情感的態度:「我在《情人》裡面,透過提到那座中國城、那些河流、那種天空,提到在那邊生活的白人的不幸,我能夠遠遠地講述這個故事。至於愛,我則不發一語。」

 
 
Summary